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命運的破碎感好強烈
這首〈心火〉的寫作時間,正好在我想要轉變/增加詩風之際,所以腦洞和手法都跟我之前寫的新詩不大一樣,之後會收在我的個作《W. H. 新詩集》裡面,為此我還把《W. H. 新詩集》的分級,從 G 改到 PG-13。
這首詩其實也可以改寫/擴寫成小說,但字數就不會這麼少,而且我個人認為,此詩悲哀的感覺會降低——小說其實不乏這種題材,但新詩好像還不多見,這也是我想嘗試這種題材的原因之一。
這首詩大概才寫了不到半個月 (我剛查了下 Google 文件版本紀錄,09/30 初稿,目前是第五版),我這幾天閱讀不下 N 次,覺得還有修改的空間,描述還是太直白了,可以更「詩」一點,但也可能將敘述弄得更複雜,修不修訂,就再說吧。
我還寫了一首更黑暗,更可怕 (?? 的詩,還沒發布於個作上面,等我上架了,再@企鵝來看,那首詩的附圖我也後製好了,單看還好,配上詩作,兩造 (詩、畫) 的恐怖感瞬間加成⋯⋯那種詩不能寫太多,人會變得怪怪的😱
再次謝謝企鵝嘿❤️!!
有適當的留白想像,
以及也不算刻意隱瞞的妒忌。
可能聯想到的以下內容:
過往成功成就今日伴侶,
歲月與親生女也替代了,
那男伴心中,
過去曾為妳留下的位置。
似乎隨著家庭因素,
妳的親生女兒為了滿足自身需求,
選擇以不倫的方式取代那伴侶的位置;
而妳,
在壓抑至爆發爭執時,
那如此難堪的家庭關係,
使妳悔恨生下同為女性的孩子。
如此的反覆折磨,
歲月的如此造就,
那些尖聲的道歉,
以及他們的如常。
在隔日父女外出—
選擇以如此結局,
為過後回歸,
如此的為妳自身表述,
化作為實際的行動,
那可能是對過去與,
自身相似的影子,
作出的不甘抗訴。
也可能是一壺茶,
在大家後續的共飲下,
發生了那安靜液體的作用。
沒有到不倫,只是小小的齟齬,小小的摩擦,天天發生,會讓心裡的火苗越來越大,終至焚燬。
我詩末留有想像空間 (丈夫和女兒的後續,我沒寫出來,或許沒死~),但「妳」意圖毒殺丈夫和女兒,這件事是確定的。
詩的跳躍性,包括時間軸 (毒殺在先,進精神病院在後,但這首詩先出現的是進精神病院,再用回憶帶出毒殺之事~也可以呼應「妳」的精神狀態已經錯亂),讓作者可以處理比較特殊的題材。
對了,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《爆漫王。》?如果根據主角之一秋犯的說法,這首詩算是「邪道」——我結語會提到,有興趣再來看看吧。
哦,我是指這個創挑的結語。
四面白牆,
有想過是現代早期的精神患者收容所,
用於對極度不受控制的收容對象,
著裝拘束服以及四面牆裝置著防撞棉,
專門的拘束空間。
不過在收容所的提示方面,
那個比較沒那麼容易被察覺到。
其他文學作品有用過「白色空間」,
一詞形容實驗室、醫院的範例,
所以留白方面,
這部分的線索確實不是很多。
另外安靜液有想過是不是「巴拉刈」,
那款已經被禁止使用的農藥。
就算查覺到,只要接觸人體黏膜,
就會步入不可逆的慢性肺纖維化。
如果是這樣的話,
這樣的殺機是相對具有強大報復性的。
巴拉刈現在買不到了:
https://www.mohw.gov.tw/cp-4343-48055-1.html
與其說強大報復性,不如說,人一旦失去理智,可以做出極其可怕的事⋯⋯
例如以下這則社會新聞: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1/8271425
我一直覺得,縱火是最可怕的,想想日本的京阿尼事件⋯⋯哎!!
但多數忙碌的工作者、問題家庭,
通常很難因此對這一類事件議題,
進行深究或多方面反思,
對這一類的事件議題隨著輿論、懶人包,
而產生擅自認定以及「自以為理解的理解」。
很可能因此產生謬誤、曲解。
有時甚至因為自尊心與身處權威,
對於他人發自內心的詢問時,
也無法輕易的表示「不能理解的理解」。
因為有時候,我會寫社會議題,
所以有時候寫一寫,壓力積累後,
可能還要休息一下,才可以繼續寫。
類似一些人通俗說的「負能量」,
需要隨著時間跟其他方式淡化。
我以為那段是想描寫這個可怕的狀況(企鵝嚇壞
我設定是沒有啦,但讀者要怎麼想,我就管不著了😅😅
我有點被讀者們的反饋嚇到,但也很欣慰 (?? 你們願意閱讀和腦補,謝啦~
我不太常閱讀這類形式的詩詞,
所以在解讀上,可能不是相對擅長,
但感覺能為此感到喜愛的面向客群,
應該能透過幾次的反思得到些需求。
有些時候作者過段時間回來看自己的作品,可能也會有作為讀者的一些額外收穫。
算是滿有趣的一件事情。
1. 那首詩的內容和文字,直接了當,容易理解。
2. 那位讀者和作者的背景相近,或者心意相通。
3. 那位讀者是極有經驗的讀者,閱讀且解讀過非常多的詩,容易讀取出詩裡作者的訊息。
4. 那位作者根本就是寫給某位讀者看的,內容包含許多兩人才知的密碼,除了那位讀者以外,其他人並不容易讀懂。
5. 粵語的「撞手神」,也就是碰運氣,誤打誤撞捕捉到原意。
6. 其他。
看了心都糾結起來了!
人,真的不能只為別人而活,如果別人不如己意 (常有的事,別人又不是傀儡~),加上一些刺激,有可能會崩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