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你這文令我知識增加不少,增廣見聞啊,太感謝了👍
我沒你那麼早進入生成式 A.I. (以下簡稱「A.I.」) 協用範圍,但你發的圖,確實令我讚嘆,也讓原本持反對 A.I. 立場的我,開始動搖。而 A.I. 進化的速度和質量 (品質+數量),也不能不正視,既然打不過,那就加入吧。
Paradigm shift 是避免不了的。原生 A.I. 世代,與他人一別高下的能力,有一部分就是「如何聰明使用 A.I. 工具,而不被 A.I. 牽著鼻子走」—— 這是現今科技教育注重的一環。
法律在這方面,可以著墨的地方很多,也很有挑戰性;鑑於此,我明年 (2026) 律師國考第二試還是打算選「智慧財產法」作為選試科目。還有,今年先考「商標專業能力認證考試」,後年 (2027) 考「專利師」國考 (我有報考資格)。
所以回完你的文,我就要結束放風,專心備考囉~
再次感謝子不語寶貴的分享,謝謝!!
另外祝福你考試金榜題名!我們真的很需要這種尖峰領域的法律人才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