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即使=就算
當中有很多人都說中國沒文化的弊病傳過來。
但其實當中,有一個關鍵我想提一提。
「即使」用普通話諗,其實是十分拗口、難聽的。
對與錯、
進步和將錯就錯、
認同還是妥協、
正統與守舊、
淘汰或捨棄
感覺可以寫一篇小說。
我想了很久,我很怕聊得不愉快,你這位願意留言的讀者會離開。
但...我還是喜歡交流一下。
我很想珍惜粵語文化。但我...不覺得應該對「即便-->縱然」判死症。
劍橋詞典每年都在加字。早幾年笑喊emoji 也能列入。
法文也會按潮流改動串字、發音。
「即便-->縱然」真的不能被接納嗎 ? 作為文字,被看到的一瞬間很難理解嗎 ?
傳統、正宗、正確
我們往往都是用引經據典來引證,對方不接受後,我們多少會慨嘆正確被忽略了。
這種事,我最近也發生過。
關於端午節的意義和故事,屈原與糭的故事,被海歸的老闆不重視。
我一度很憤慨,我覺得端午節的故事、來源、正統應該被重視。
但剛剛換一個角度想,其實這麼多年來,端午節買糭,我從小到大都是自己食,什麼時候試過按照傳統,買來拋入河中 ?